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心血管内科作为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十二五心血管重点专科协作组组长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临床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北京中医药大学首批临床药理基地,拥有国内外知名中西医心血管专家和一流的人才梯队及先进的仪器设备。聚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于一体,由门诊、普通病房、ccu、导管室、心脏电生理室、廖家桢名老中医工作室、气血理论研究室组成。
科室立足中医,以“气血理论”为指导,应用中西医结合诊疗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肌炎、心肌病心力衰竭等取得满意疗效,并形成了各自的专科特色。开展冠状动脉造影 ptca 支架植入术,临时、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电生理检查 射频消融术等先进的诊疗项目,是北京市唯一通过卫生部冠脉介入治疗技术准入资格的中医心血管内科,同时是卫生部具备介入治疗技术帮扶资格的科室之一。建立了心脏重症抢救系统,常年保持急性心肌梗死绿色通道24小时畅通,形成住院患者接诊-诊断-治疗-出院-随访的临床诊疗路径。
心血管科以大医精诚、救死扶伤、患者至上为宗旨,以精益求精、诚信为本、弘扬国粹、发展创新为理念,竭诚为广大患者服务。
科室特色及优势
东方医院心血管科由廖家桢、郭维琴两位名老专家开创,形成了老、中、青三代学术传承梯队。廖家桢教授为全国中西医结合事业的主要开创者之一,率先开展心气虚研究,倡导益气活血,享誉海内外;中年骨干均具有博士学位和国外工作、研修经历,具备深厚的中医基础和宽广的国际视野;郭维琴教授为全国名中医,秉承家学渊源(其父为活血化瘀法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开创者),发展了中医心血管病的防治思想。科室坚持以中医“气血理论”为指导的学术思想,发展、完善了气血理论在心血管病防治中的指导作用,并溯本清源,整理挖掘名老中医的经验和学术思想。同时运用中医理论解决现代先进技术带来的新问题,不断拓展中医的治疗范围,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收治患者数逐年递增,外省市、国外患者慕名前来就诊者络绎不绝。科室收治的重点病种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力衰竭、高血压和心律失常。以中医“气血理论”为理论指导,以现代医学先进微创介入技术为支撑,形成稳定的学科研究方向,通过中医核心理论与现代医学先进技术有机结合治疗疑难重大疾病,取得“小(创伤小)、快(恢复快)、验(疗效优)、廉(节省费用)”的临床效果。学科特色鲜明,专科优势明显,发展目标明确。
心血管科以“气血理论”为指导,强调气对血的推动作用,中医居全国龙头地位,开展国内最先进的诊疗项目,将气血理论与现代冠脉、电生理等微创介入技术相结合,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优势特色病种。科室始终把科室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以“建设中医系统心血管科龙头单位”为理念,坚持中医领先、西医跟上的发展思路,不断拓展中医治疗领域,引领中医系统心血管科发展潮流。
一、中医特色
东方医院心血管科一直以来坚持以中医“气血理论”为指导,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疗冠心病、高血压病、心律失常、高脂血症、心肌炎、心肌病、风心病、先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取得满意的疗效,并形成自己的专科特色;根据科室中医老专家多年经验,主要针对冠心病、高血压、心衰及血脂异常四大类疾病制定院内制剂、协定处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获得广大患者普遍好评;另外,该科挖掘古代中医理论,发展现代中医护理,实施了中药足浴、舌操、耳针、药枕、药膳等护理方法,取得良好效果,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
二、西医特色
东方医院心血管科不仅在中医方面有自己独到的建树,同时亦有强大的西医队伍。科室拥有国内外知名中西医心血管专家,以及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技术骨干,其中高级职称10名,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4名。拥有大型数字减影机、电生理多导仪、射频仪、飞利浦多功能重症监护仪、平板运动试验仪、电脑多导联心电图机、食道调搏仪、无创系列监护以及呼吸机、除颤仪等抢救设备。目前可开展目前国内外最先进的诊疗项目,常规进行国内已开展的心血管有创、无创系列检查与治疗主要有:冠状动脉造影、ptca 支架植入术、主动脉球囊反搏泵置入术、永久/临时起搏器植入术、心脏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术。该科建立了心脏急重症抢救系统,常年保持急性心梗24小时“绿色通道”,挽救了多位患者的生命。
三、心内科西医部分疗法介绍
(一)冠状动脉造影及pci术
冠状动脉造影术就是在股动脉(或者挠动脉)插入导管至主动脉根部,选择性地将导管送入左、右冠状动脉开口、注射造影剂而在x线透视下显示冠状动脉的形态特点的一种心血管造影方法。这种方法能清楚地显示冠状动脉走行及粥样硬化引起的血管狭窄或阻塞的位置,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
通过无创手段间接了解及评价冠状动脉的供血状况的方法都有其局限性,诊断的准确性不高。经过一系列的无创性检查仍难以确诊,或虽已明确诊断但还想具体了解冠状动脉病变的部位和程度以便为进一步治疗确定方案,这时就需要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简称“冠造”。冠脉造影是利用特制的心腔导管对冠状动脉进行放射影像学检查。冠脉造影术的目的在于检查冠脉血管树的全部分支,了解其解剖学的详细情况,包括冠脉起源的分布变异、解剖和功能异常,以及冠脉之间及冠脉内侧支相互交通情况。这是目前诊断冠状动脉病变最可靠的方法,为冠心病诊断提供了可靠的解剖和功能信息,被誉为“金标准”。冠脉造影是一种“眼见为实”的直接诊断手段,它不仅达到了明确诊断和了解病变的目的,还为下一步治疗的选择提供直接依据。这一方法已在我国国内广泛开展,成为90年代以来冠心病诊断的重大进展。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指经心导管技术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从而改善心肌的血流灌注的治疗方法。目前单纯ptca已很少使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是将以不锈钢或合金材料制成的网状带有间隙的支架置入冠状动脉内狭窄的阶段支撑血管壁,维持血流通常,可减少ptca后的血管弹性回缩,并封闭ptca是可能产生的夹层,大大减少了ptca术中急性血管闭塞的发生。配合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及生活方式改善,大部分冠心病患者可以明显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心内科长期开展冠脉介入治疗,每年为近千例冠心病患者明确诊治,是北京市中医乃至全市系统系统内为数不多的真正全年开放“绿色通道”的医院之一,年均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百人。可进行介入治疗医生10余人,建立了长期随访机制,并由专人进行冠心病预后随访。东方医院心血管科提出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精细化诊疗平台”理念,充分发挥中西医疗法的各自优势,将其有机结合,综合发展以冠心病为主的心血管疾病的防治,集教学、科研、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和疾病管理与社区服务为一体,突出心血管疾病的急诊抢救和中西医结合慢病管理这两大特色。在雄厚的中西医治疗、护理和科研能力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中医、中西医结合优势,为慢性心脏病的治疗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二)起搏器
心脏起搏器是一种植入于体内的电子治疗仪器,通过脉冲发生器发放由电池提供能量的电脉冲,通过导线电极的传导,刺激电极所接触的心肌,使心脏激动和收缩,从而达到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的目的。1958年第一台心脏起搏器植入人体以来,起搏器制造技术和工艺快速发展,功能日趋完善。在应用起搏器成功地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挽救了成千上万患者生命的同时,起搏器也开始应用到快速性心律失常及非心电性疾病,如预防阵发性房性快速心律失常、颈动脉窦晕厥、双室同步治疗药物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心内科目前已开展所有心脏永久/临时起搏器治疗,可进行起搏器手术医生10余人,目前已为数百例各类型心律失常患者解除病痛,并且建立了长期随访机制,由专人进行起搏器术后随访、程控工作,档案系统全面。
(三)射频消融术
心脏射频消融术(catheterradiofrequency ablation)是将电极导管经静脉或动脉血管送入心腔特定部位,释放射频电流导致局部心内膜及心内膜下心肌凝固性坏死,达到阻断快速心律失常异常传导束和起源点的介入性技术。经导管向心腔内导入的射频电流损伤范围在1-3 mm,不会造成机体危害。射频消融术目前已经成为根治阵发性心动过速最有效的方法。基本设备包括x光机、射频消融仪及心内电生理检查仪器。
射频消融主要适应症包括:①房室折返型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②房室结折返型心动过速、③心房扑动(房扑)、④房性心动过速(房速)、⑤室性期前收缩(早搏)、⑥室性心动过速(室速)、⑦心房颤动(房颤)。
2012年,东方医院心血管科在全国中医院首家引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房颤治疗利器——强生carto3系统,carto3系统具有定位准确、导管可视、建模快速、流程高效以及平台兼容等特点,借助carto3进行房颤等复杂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创伤微小、副作用小、引起并发症率低,操作安全,成功率高。东方医院心血管科在国内中医医院中率先组建高端电生理室,并形成国内中医系统心脏电生理平台,拓展了中医的治疗领域,大大提高房颤等复杂心律失常的中西医诊治水平,2年多以来为近百例患者根治了房颤。
四、心内科中医部分特色疗法
(一)中医舌操
中医认为,舌为心之苗,心开窍于舌,舌和心有着密切的关系。又因为心藏神,脑也属于心藏神的范畴,所以心脑都和舌头密切相关。因此,有冠心病、脑梗塞、脑供血不足的病人,要常做舌操,以防止舌头感觉麻木和舌体不灵活,对于必须限制运动量的病人来说,通过做舌操也可促进心脑的血液循环,使病情得到缓解。
第一节 伸舌运动:舌向外缓慢用力伸出,主要锻炼舌内肌群中的舌垂直肌和部分舌外肌的功能。八拍为一套动作,共循环做四次。
第二节 卷舌运动:舌头抵至上犬齿龈,沿着硬腭用力向后卷舌,主要锻炼舌内肌群中的舌上纵肌和部分舌外肌的功能,八拍为一套动作,共循环做四次。
第三节 顶腮运动:舌尖用力顶在左腮部,主要锻炼左侧舌内肌群及舌横肌和颊部各肌群等。复位后同法锻炼右侧各个肌群,四拍为一套动作,共循环做八次
第四节 咬舌运动:用上、下齿轻咬舌面,边咬边向外伸,同法缩回口内,咬一下发一声“哒”,主要锻炼舌内肌群中的舌垂直肌,部分舌外肌及口轮匝肌等。八拍为一套动作,共循环做四次。
第五节 弹舌运动:舌尖抵至硬腭后快速在口内上下弹动,主要锻炼舌内肌群中的舌上纵肌和部分舌外肌,四拍为一套动作,共循环做八次。
(二)中医耳针
耳针是指在耳廓穴位上用针刺或其他方法进行刺激,从而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其治疗范围较广泛,操作方便。
耳与经络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医古典医集进一步将耳分为心、肝、脾、肺、肾五个部分,人体的内脏或躯体发病时,往往在耳廓的相应部位出现压痛敏感、皮肤电特异性改变和变形、变色等反应,参考这些现象来诊断疾病,并通过刺激这些部位可防治疾病。耳朵不仅与脏腑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也与病理变化不可分割。治疗高血压的常用耳穴:神门、肝、降压沟、心、交感;治疗冠心病常用耳穴:交感、心、小肠、神门、内分泌;治疗心功能不全常用耳穴:肾上腺、皮质下、心、肾、三焦。
(三)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原则
1.道法自然,平衡阴阳:中医学非常重视天人相应,适应四时,顺乎自然的养生保健原则。首先,人的生活起居规律须符合“四时五脏阴阳”,才能避免疾病侵袭,保持身体健康。
2.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由精神因素引起的身心疾病是当代社会的多发病。中医学的养生观脱胎于道儒等诸子百家养性的思想。因此中医学历来重视心理保健在养生“治未病”中的作用。平素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有利于气血流通,阴阳和调,身体健康。
3.饮食调理,以资气血:这是“治未病”的上策。人体的营养物质都来源于饮食五味,而饮食不节又易损伤脏腑。所以,一方面饮食以适量为宜,不可饥饱不均;另一方面也要合理地调节饮食品种,使人体能获取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不可饮食偏嗜。
4.强身健体,动静相宜:平时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可以促使血脉流通,气机调畅,从而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人的精气血脉以通利流畅为贵,如果郁而不畅达,各种疾病就会因此产生。同时活动形体是使体内精气流通以保障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有效措施,古语谓之:“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5.增强正气,规避邪气:中医认为,生命的体现是“气”即元气,是构成机体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是生命的原动力,具有抵御、驱除邪气,防止疾病发生,促进恢复健康的功能。规避邪气:注意饮食清洁,防止病从口入;药物预防,驱除邪气,提高免疫机能;爱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维持环境卫生,防止污染等。
(四)中西医结合是心脏康复的最佳选择
上世纪80年代起,心脏康复的理念由以前的以患者运动训练为核心,演化为康复与二级预防相结合的服务关爱综合模式。1995年美国公共卫生保健部、卫生保健政策研究所、美国心肺、血液研究所出版的《临床实践指导心脏康复》:“心脏康复是涉及医学评价,处方运动,心脏危险因素矫正,教育,咨询和行为干预的综合长期程序,用以减轻心脏病的生理和心理影响,减少再梗和猝死的危险,控制心脏症状,稳定或逆转动脉硬化过程和改善病人的心理和职业状态”。
胡大一教授更是一阵见血的呼吁:“可以忍受病痛,不能面对冷漠”,没有服务与关爱,只有药片、支架与手术的医学是“冰冷”的医学。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综合长期医疗保健关爱和服务,最大程度减少心血管疾病对身心的不良影响,降低猝死和再梗死的危险,控制心脏症状,稳定或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改善心理社会和职业状态。
随着医疗模式的深入,心脏康复的目标人群已经从单一冠心病患者如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稳定型心绞痛、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等延展至慢性心力衰竭和外周动脉疾病。内容涉及患者综合评估、患者疾病自我管理能力培训、生活方式改变指导(戒烟/饮食/运动/睡眠管理)、循证用药(个体化调整药物类别和剂量、控制危险因素和提高用药依从性)、生活质量评估与改善、职业康复回归社会,恢复力所能及的工作。
我国康复医学源远流长,并于1991年成立了心血管病专业康复医学会委员会。但与每年激增的介入手术及冠心病患者的需求相比,心脏康复体系还远远不够。大量医疗资源用于疾病终末期的高成本救治,患者的医疗费用支出越来越大,而病情却每况愈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1年的报告,中国的冠心病死亡人数已列世界第二位。心血管学科现代发展十分迅速,新技术不断引入,为提高临床诊治水平、研究水平搭建了新的平台,同时对心脏康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二级预防模式早已不能满足患者治疗的需求。
在这种形式和大背景下,科室认为,中西医结合是心脏康复的最佳选择。中医治疗的模式强调“自然-心理-生理-社会”关系的和谐,这恰恰是心脏康复患者最迫切的需求。2004年出版的美国心脏康复和二级预防程序指南第四版认为:现在心脏康复, 二级预防和大保健产生了连接。心脏康复和二级预防是要延续到帮助人们改变行为方式,减少危险因素、减少发病率、疾病的进展,影响生活质量和死亡率。心脏病康复分为四个不同阶段:患者住院期间的康复预防、出院后早期门诊、远期门诊预防康复及社区家庭预防康复。在各个环节和阶段规范化的西医治疗、运动康复都能寻找到中医治疗的最佳结合点。中西医治疗在心脏康复的治疗团队和治疗体系中应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心血管学科现代发展十分迅速,新技术不断引入,已经为提高临床诊治水平、研究水平搭建了新的平台,使中医药一些原有的优势领域受到严峻挑战。将现代医学精细化诊疗技术与中医精细化慢病防治优势相结合的心脏康复模式是中西医防治心血管病的新趋势。要运用中医理论解决新时代面临的新问题,要拓展中医的应用范围,有必要选择有充分基础的中医临床医疗基地,应用专项资金建立具有示范性冠心病中西医结合精细化诊疗平台,从而探索如何应用中西医结合方式为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最佳的医疗服务,提高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疾病的诊疗水平。
在此背景下,东方医院心血管科提出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精细化诊疗平台”这一理念,是充分发挥中西医疗法的各自优势,将其有机结合,综合发展以冠心病为主的心血管疾病的防治,集教学、科研、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和疾病管理与社区服务为一体,突出心血管疾病的急诊抢救和中西医结合慢病管理这两大特色。在雄厚的中西医治疗、护理和科研能力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中医、中西医结合优势,将为慢性心脏病的治疗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